【欧冠决赛】我们所说的“玄”,其实是顶级的节奏把控

2025-09-09 21:09:21

本赛季皇家马德里的欧冠冠军,是天选的吗?

决赛之前,皇马三次站在悬崖边上,场面被动,比分落后,球场宽度不佳,边路速度匹配不上,次次命悬一线。其中任何一次,皇马在拼尽全力后倒下,他们的表现依然有说服力,依然能收获美凌格的理解和全世界球迷的尊重。毕竟,姆巴佩神挡杀神,切尔西全队爆点,曼城强大的像一台计算机,球在脚下时毫无破绽。但皇马每一次都硬核逆转,每一次的难度和戏剧性都不亚于05年伊斯坦布尔的逆转,抛开气运不说,靠的是什么?——突然的节奏变化。皇马的节奏变化,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全员高度统一。安切洛蒂通过换人给出信号,托尼克罗斯开始前提站位,莫德里奇开始寻求传更激进的地面/空中直塞球,本泽马开始将施压延伸至对方门将。。。老将们大旗一挥,全队紧跟节奏,全欧洲最顶级的阶段性施压就一次次的拿了出来。

1.皇马布阵:决赛了,皇马还会先正儿八经打对攻,然后根据比赛进程选择某一阶段突然提升节奏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从安切洛蒂提前3个小时公布的首发名单就能看出,他不想让球队在决赛被打反击,陷入被动,他要从第一分钟就控制节奏,所以,巴尔韦德首发,形式上的433,实质上的442。安切洛蒂彻底放弃阵地进攻,扎稳篱笆,防守反击。

2.利物浦布阵:5月的第七场比赛,除掉对南安普顿的英超倒数第二轮外,其他比赛均不能做出大幅度轮换,而同样是5月第7场比赛的皇马,除掉欧冠对曼城的第二回合,均为战术演练赛,体能方面,皇马占优。英超最后一轮后,留给克洛普准备本场决赛的时间是6天,这种情况下,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选择。所以,433,所有球员都出现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上,而马内近两个月他已多次打中锋,也算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了。

3.利物浦进攻:

(图)利物浦进攻时球员站位

卧铺球迷们都喜闻乐见的WW阵形,与因扎吉的小国际(B罗沉入防线调度,恰球王居中组织,巴雷拉顶上锋线)异曲同工。开场先找迪亚斯试探卡瓦哈尔的单防,虽场面热闹,但卡瓦哈尔没让迪亚斯创造出一次绝对机会。10分钟后,利物浦不再执迷于左路强攻,左右路进攻开始变得均衡。此时,左中场蒂亚戈站位更靠近中路,负责两边的串联。而右路三人的交叉跑位开始增多,右中场亨德森的纵向活动范围变大。往常被调侃为伪后腰的阿诺德,今天是真打了个右后腰,这倒不是主动变化,而是比赛进程中的必然站位(稍后讲到利物浦防守时展开说)。阿诺德进攻时站位更靠近肋部,萨拉赫更拉边,虽然拉长了萨拉赫内切行程,但保证了球场宽度,很自然的选择。关于两人站位的变化,最典型的一个球,17分钟,萨拉赫禁区内分球,阿诺德插上射门,就是从右肋部纵向插进来,而不是从边路横向切入。阿诺德本场的站位较平时低,一是保持和萨拉赫的距离,二是留传球空间,避免每次传球前抬头先看到门迪性感的大腿和刘星呆萌的眼神。毕竟越过两个180找到175,不是件容易事。但远离底线让阿诺德弧度低平、速度飞快的传中球行程加长,难以做到出其不意。于是,30分钟后阿诺德回归边线,并适当的前提站位。33分钟,阿诺德甩出上半场最有威胁的传球,右脚扣回来,用非惯用的左脚送出弧度极低的平快球,萨拉赫甩头攻门被库尔图瓦没收。此刻,利物浦球迷多希望若塔能瞬间附体萨拉赫。中锋马内,虽然没有伪9号球员菲尔米诺的策应能力,但站位是类似的,因为皇马两个中后卫均是快速灵活类型,马内直接顶中锋位,在密密麻麻的防守球员大腿面前,很难找到空间,回撤才能更多的参与到进攻当中。上半场,利物浦最有威胁的进攻就是马内回撤后横向移动,蒂亚戈快速直塞球找到马内,马内个人能力打穿皇马后腰和中卫线,被库尔图瓦用同样强劲的个人能力化解。这个空间的出现,卡塞米罗站位有问题,他的注意力偶尔会跟着眼前的球走,而忽视身后的情况。米利唐盯人也有问题,他正面面对马内,对马内的跑动看的很清楚,但他没有顶上来施压,让马内从容拿到球并衔接。这个球,内拉们和卧铺球迷是不是有点眼熟。劳塔罗在安菲尔德的制胜球,就是桑切斯传球越过了法比尼奥,劳塔罗在这个位置寻觅到了接球空间,范戴克没有第一时间顶上来给劳塔罗施压,让劳塔罗从容起脚。所以,蒂特老师要特别注意了,卡塞米罗/法比尼奥的身侧,并非密不透风,世界杯时,与其让其中一人搭档弗雷德,不如拿下弗雷德,让他俩同时首发,打个双后腰来的稳妥。

4.皇马防守:

五后卫,右中场莫德里奇或者右边前卫巴尔韦德沉入防线肋部,成为第五个后卫,为了保持反击出球的威胁性,更多时候是巴尔韦德沉入防线,让莫德里奇在中场作为接球点。不让卡瓦哈尔内收成第三中卫的原因是,卡瓦哈尔较快的速度和敦实的地盘更适合对位迪亚斯,而巴尔韦德的大长腿可以在肋部拦截蒂亚戈、罗伯逊的纵向传球。这就是首发巴尔韦德而不是罗德里戈的重大战术意义了。另外,考虑到萨拉赫内切的巨大威胁,托尼老师站位低于卡塞米罗,保护阿拉巴和门迪身前的位置。小熊站位高于本泽马,一是安切洛蒂需要当世第一的策应中锋回撤接球协助推进,二是让维尼修斯当一个更纯粹的反击爆点,避免他在防守端消耗过多而影响进攻接球处理球效率。皇马5311的防守站位,意思很明显了,中后场倒球?请便。中路渗透?可以尝试,但要先越过卡塞米罗。边路内切?不好意思,翻过重山峻岭吧。

5.皇马进攻:

和防守站位类似,托尼老师拖后负责接应后卫的球。若小熊/本泽马有纵深空间,托尼老师空中直塞直接找。若小熊被跟住,托尼老师找莫德里奇或回撤的本泽马,走常规推进路线。巴尔韦德的战术纸条上,有两个严格的前插约束条件:一,莫德里奇正面接球且站位不高;二,本泽马在中圈位有接球空间。此时,巴尔韦德才会如边锋般快速插上,否则,他只会在莫德里奇身边充当传控接应点。猥琐到姥姥家了啊!但正是这个战术设计,才让利物浦下半赛季玩出花的“范戴克断球-罗伯逊前插接球直塞/斜塞-迪亚斯边路狂奔并掷出两瓶毒药让边后卫选一瓶”的战术一次也没打成。皇马上半场的越位进球,托尼老师大长传直接找本泽马,注意,此时巴尔韦德的站位并不比托尼老师高很多,他是在看到本泽马拿住球后,才全速前插的。不管本泽马扣球后的分球是想找卡瓦哈尔还是巴尔韦德,很明显的是,被安切洛蒂允许随时可以高速前插的只有本泽马和小熊,其他人不行。而全场唯一的进球,皇马为什么大胆的5人压上,形成5打5呢?因为这个球并非大长传摸奖摸到了的机会,而是巴尔韦德接球后面前没人,获得了巨大的带球前进空间。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连续直塞打穿了蒂亚戈和罗伯逊,巴尔韦德带球杀进了禁区,直接面对利物浦中卫。这个球穿过了利物浦4个人8条腿来到后点,怎么做到的?一,卡瓦哈尔外线前插吸引了范戴克的注意力;二,本泽马前插后突然刹车钉住了科纳特;三、法比尼奥中路部过来慢了一步;四,巴尔韦德用了一个射门的脚法,球不带任何后旋转,阿诺德措手不及(利物浦球迷表示这可能是大英帝星的常规操作)。

6.利物浦防守:

没什么好说,大部分时间做的都很好,托尼、本泽马几次试图找小熊的长传球都被阿诺德、科纳特有效拦截。重点说说今天阿诺德的站位。因为皇马实际上只上了2个前锋,所以小熊的较往常更靠近肋部,而小熊作为反击点,站位很高,为了表示对本赛季欧洲前三左边锋的尊重,阿诺德必须以跟住小熊为第一要务,站位更低,更内收。所以无论进攻还是防守,阿诺德都是一个右后腰。30分钟,阿诺德在后腰位机警的拦截了托尼老师给小熊的半高球直塞,极为关键。

7.变化:

皇马进球后,利物浦短时间内拿上若塔、菲尔米诺、凯塔。若第一个换人名额给菲尔米诺而不是若塔,似乎会更好一些。菲尔米诺上场后直接站了前腰位,在卡塞米罗身边钉上了钉子,马内、萨拉赫、凯塔们在菲尔米诺拿球后做了很多穿插跑动,逼着阿拉巴、米利唐开始做倒地封堵。若塔插上接萨拉赫直塞的射门就得益于菲尔米诺的做球,而菲尔米诺左侧小禁区线的横传、左侧下底后的倒三角,都打穿了皇马防线,为马内和凯塔创造了扳平比分的机会。所以,小国际球迷们,这就是伪9号在阵地战中的特殊作用,也是华金科雷亚数据中体现不出来的重要战术价值。中路有能拿住球并从容转身的人,在破大巴时至关重要。

8.总结:

所以,任凭利物浦如何换边、如何换人,安切洛蒂的皇马始终掌握比赛节奏。绝不前场紧逼耗体能,不盲目压上留身后隐患,绝不暴露肋部空挡,在没有绝对机会时绝不主动提速。皇马就这么闷着、倒着、一步步把比赛拖入自己的节奏,逐渐消耗着利物浦进攻球员的体能和耐心。这不是玄学,这是顶级强队的节奏把控,是典礼中场当世无二的默契和能力。

9.情感:

小国际之后,这两支球队是我很喜欢的欧洲俱乐部。喜欢利物浦是因为球队性格与小国际有相似之处。都不是联赛历史上最强的存在;都是在用球场表现获得荣誉和尊重,而不是靠盘外招;都有着坚韧的品质和永不言弃的球队文化;都有忠诚、热血、始终如一的强大球迷群体。喜欢皇马是因为有莫德里奇、本泽马等一批集技术、球商、舍我其谁的霸气为一体的伟大球员们。恭喜皇马,欧洲之王,当之无愧。

从本赛季的欧冠正面对决以及本场欧冠决赛,能看到国米和欧洲顶级强队在防守纪律性、反击传球质量、边路速度及中锋个人能力上都存在差距,但也并非存在见面即被击溃的档次差。克洛普到来前的利物浦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沉,2014年之前的皇马也被戏称为欧冠16郎。今年对利物浦的两回合前后出现了太多刺耳的战略性放弃的言论,欧冠是欧洲足坛最顶级的俱乐部赛事,是至高无上的荣誉,不是审时度势走过场的地方。我们是国际米兰,不是去欧冠赛场打卡走过场的球队。下赛季,愿国米欧冠再进一步,杀入8强。